图书类 生活文学 epub 《说文解字套装全五册》说解字义 辨识声读 考究字源的字典[epub]

风吹哪页读哪页 2024-07-15 09:49 9692

《说文解字》是汉民族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,分析字形、说解字义、辨识声读、考究字源的字典,凝聚了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毕生的心血,代表了汉代训诂学的最高成就。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,创立540个部首,将9353字分别归入其中,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东汉以前汉字的形音义材料,同时反映了东汉以前的百科知识。这次出版,以同治十二年(1873)陈昌治据孙星衍重刊宋刻大徐本改刻的一篆一行本为底本,参考历代说文学、古文字学研究成果,将每一字条分原文、注释、译文、参证四部分,进行整理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本书以简体字本呈现,在讲述字形时保留必要的繁体字形,并提供兼顾繁简字形的音序、笔画检字表,使原本晦涩难懂的《说文解字》,真正变成雅俗共赏、普通人也“读得懂”的《说文解字》。


《说文解字套装全五册》


为了读懂《说文解字》,我们强化了以下几点:


一,形经正纬,正源求本。


抓住《说文解字》形书的本质特征,同时也不排斥音、义相依的原则,充分利用近百年来甲骨文、金文的研究成果,以及学术界认同的文字资料确定字源,订正本形,寻求本义。如果说每个字条就是有关这个字的研究小史的话,那么整本书就可看作汉字系统形、音、义特别是形体的演变史。


二,译注参证,雅俗共赏。


每个字条,在原文之外,分设【注释】【译文】【参证】三个细目。将许书谨慎校勘之后,【注释】顺着许氏思路,直接征引《说文》学各家说法,力争不曲解许说;【译文】将说解译成白话,尽量忠实于原著,让中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可以看懂;【参证】利用公认的古文字学成果,证明、丰富、发展许学,纠正许氏的错误,弥补许学的不足。以这样的体例,期望达到雅俗共赏的结果。


三,征引众说,融合古今。


《说文解字诂林》采录的一百八十多种著述、二百五十多家学说,之后的其他《说文》学著作,以及古文字学、现代汉字学,大陆的、台港澳的、世界各地的汉文字学:凡是能证明、阐发、修正许说的,而且是本书需要的,一律在征引之列,尽力做到熔古今学说于一炉,集中外成果在一书。


为了读懂《说文解字》,我们更突出了以下几点:


一,改为简体字版,必要处保留繁体字形。


鉴于繁体字本偏离大众阅读的主流,本书采用了简体字本,其繁简处理的原则是:每个字头在本字条之内中保留繁体字形,尤其是在涉及字的形体分析时,一并保留其组成部件的繁体字形;在本字条以外,则尽量使用简体字形,只在必要处酌情保留繁体字形。本书的繁简字形问题主要根据王宁主编的《通用规范汉字字典》进行处理。


二,置换全部古文字,务使高度清晰,以便识别、摹写。


字头小篆,采用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北师大说文小篆字形:【参证】中的金文和甲骨文字形,直接利用了中华书局2010年新版《汉语古文字字形表》的原始高清电子图片;散在【注释】【参证】中的其他古文字形,则全部重新摹写、扫描、置入,尽可能避免在很多图书中常见的古文字字迹模糊的遗憾。


三,规范体例,改用全称,降低阅读难度。


【注释】和【参证】中的引书简称一律改为全称,并将注释中的“孔疏”“郭注”“孔传”等略称,恢复为完整的“孔颖达疏”“郭璞注”“孔安国传”等,这样做,连同整本书采用简体字版本的目的,都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广大读者的不必要的阅读障碍。另外还参照“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”的体例,对此书的体例略行改造,规范其注释、征引等规范,使之眉目更为清晰。


四,优化目录、天眉、检字表,增强检索功能。


设置《总目》和各分册目录,由《总目》可对各卷所在分册一目了然;各分册目录收录540部部首字之隶定字形、通行字形、简体字形、小篆字形,并为之编排序号,且加注汉语拼音今读;正文天眉不仅标示当页所有字头,且标示其所属部首(含序号);优化《音序检字表》《笔画检字表》,以帮助读者尽快检索到所需字形。


作者简介

许慎(约58—约147),字叔重,东汉汝南召陵(今属河南漯河)人,著名经学家、文字学家,曾跟随大学者贾逵受学,博通经籍,号称“五经无双许叔重”。著有《说文解字》和《五经异义》等。《说文解字》初稿完成于和帝永元十二年(100),直到安帝建光元年(121)九月,才遣派儿子许冲将其进献给皇上。因他所著的《说文解字》著称,后世称《说文》为“许书”,称传其学为“许学”。


清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一士族文人之家。未参加过科举考试,曾以卖画维持生计,十九岁入幕,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各地。后到苏州从事酒业。


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,因遭家庭变故,夫妻曾旅居外地,历经坎坷。妻子死后,他去四川充当幕僚。46岁随清使节出使琉球,47岁到48岁退居故里,49至60岁馆于如皋,61岁后返回故乡并终老于乡。


著有自传体作品《浮生六记》 六卷(后佚两卷),影响甚大。1936年,林语堂曾将这部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。


链接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576fd545d69 及时转存或下载,以免失效。


最新回复 (0)